文明网搜索

400多名网友为“求血男孩”生命接力

发布时间:2021-04-15    来源:苏州日报
选择文字大小  

  “开始了,我们会加油的!”4月14日19时33分,在400多人的微信群里,邵霞向所有人报告了儿子沙岑煊骨髓移植手术开始的消息。群内顿时一片沸腾,伴随着“加油,小馒头!”的一声声鼓励,还有不停飘出的“大拇指”。当晚,河南一位“90后”小伙子捐献的造血干细胞,经中华骨髓库志愿者护送,从河南省人民医院顺利抵达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园区总院。

  由于怀孕时身体反应较大,前5个月都只能啃馒头,邵霞便给儿子取了个昵称“小馒头”。如今,这也成为网友对沙岑煊的爱称。

  今年春节前,沙岑煊被诊断出患上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持续性输入A型血小板维持生命,直至骨髓移植成功。经苏报融媒多个平台跟踪报道后,400多名来自苏州、上海、杭州、盐城等多地的A型献血志愿者加入守护队伍,通过接力式捐献血小板,为孩子输送源源不断的生命能量。

  一天200多个志愿者加入

  今年2月初,“小馒头”突然扁桃体发炎,脖子后面还出现了一些微小的血点。起初,邵霞以为是孩子在和同学玩闹中不小心碰到的,没有特别在意。

  “拿到诊断书后,看到‘贫血’两个字,我还以为是孩子缺乏营养,给他多补补身体就行。”在邵霞的眼里,“小馒头”总是活力十足的样子,甚至还有些调皮。他爱好广泛,就在发病前不久,还在全国超模baby大赛中获得银奖。邵霞一时很难把孩子和什么大病联系在一起。

  然而,医生的进一步解释如同晴天霹雳: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组减少,造血功能衰竭的病征,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几率约是十万分之一,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第一时间,“小馒头”被送进ICU。

  临床上来说,缺血小板只能反复输血小板,组建起一支能接续输送的同血型志愿者队伍是关键。“小馒头”患病消息传开后,其所在的昆山市裕园实验学校一名家长牵头组建起一个专门献血的微信群。“小馒头”的故事经苏报融媒引力播、姑苏晚报微信公众号、《苏州日报》等多个平台报道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一天时间内,200多名志愿者加入微信群。微信群不断壮大,最高峰时群成员多达424人。

  有人为捐献等了一个多月

  “你从盐城过来?”“是的!”“有点远啊!”“没事,我就当回苏州玩玩”……打开与孙婷的聊天记录,微信群的捐献组织协调人、昆山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队长沈卫东感触很深。

  23岁的孙婷毕业于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在校时加入过一些无偿献血微信群,因在群里看到关于“小馒头”的新闻报道,便第一时间加入捐献微信群。看到群里一直有人主动要求捐献后,性格内向的孙婷先不作声,直到一个多月后才等来捐献机会。

  3月5日,体重刚满50公斤的孙婷驾车3个半小时,从盐城辗转赶到苏州市中心血站。在沈卫东的指导下,捐献了达到她身体最大许可条件的0.5个治疗单位的血小板。之后,孙婷没有告诉任何人,便匆匆赶回盐城,到家已是深夜。“如果有需要,我再来。”在志愿者事后回访时,孙婷这样说。

  全国无偿献血金奖获得者贾跃刚也是捐献者之一。在“小馒头”急需输入血小板求助消息发出的第二天,他一大早就从昆山乘高铁、再搭公交,辗转赶到苏州市中心血站,成功捐献了2个治疗单位的血小板,解了“小馒头”的燃眉之急。

  什么时候有需求,什么时候就有人响应。截至目前,已有28名志愿者,29次辗转赶到医院和血站,为“小馒头”捐献了25个治疗单位的血小板和1200毫升血浆。虽然和很多人从未谋面,但邵霞细心保留了每一名志愿者的捐赠证书图片,仔细记录下了每一名捐献志愿者的名字。

  虽然每一名志愿者都渴望得到这份“幸运”,但并非每名血型相配的志愿者都能成功捐献血小板或血浆。来自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输变电运检中心的魏毅诚、营销部的姚迎春,先后赶到苏州市中心血站,分别因为静脉过细等原因遗憾返回。有一名还在读高三的男孩特意从昆山赶来,但由于血液红细胞数偏低而折返,临走时表示等高考完还会过来捐献。

  “小馒头”用坚强和笑脸回报社会关爱

  虽然只有8岁,但“小馒头”将大家的爱与付出都看在眼里。

  有时候,他会默默地坐在一边,看邵霞在群里回复感谢信息。“小馒头”也曾问妈妈,万一治不好,会不会伤很多人的心?

  “‘小馒头’早日康复就是对所有爱心人士最好的回报!”一名志愿者在群里这样说。“小馒头”默默记在心里。

  由于抵抗力低,两个多月来,“小馒头”嘴巴反复溃烂,不仅无法吃东西,而且需要多次忍受清创的痛苦,但他始终咬牙不哭不闹。看到父母愁眉苦脸的时候,“小馒头”还会时不时逗他们开心,让他们“把嘴巴咧开一点”。手术前一段时间需要化疗,“小馒头”脸色“发黑”,但对着镜头仍然笑得十分开心。

  对“小馒头”来说,每次治疗都是一次考验。“小馒头”的父亲沙鸿峰估算了一下,包括输血、验血等在内,“小馒头”细瘦的手臂已被针扎过上百次。

  “小馒头”的故事不仅令许多家长流泪,也感动了无数小伙伴。许多孩子特意托父母送来了手工贺卡、公仔娃娃等礼物,还有一名家长送来了两个孩子的压岁钱。“我们在医院大厅婉拒了很久,这名家长一再说是孩子们的一份心意,如果我们不收下,孩子就不让她回家。”邵霞说。

  4月14日20时30分,在众多人士的关心和祝福下,骨髓移植手术正式完成。经历了一场人生大战的“小馒头”,将迎来新的起点。

  在与病魔作斗争的过程中,这支守护大军将继续为“小馒头”呐喊助威,直至帮助他彻底打赢这场生命的“争夺赛”。(苏报驻昆山记者 朱新国 占长孙 苏报通讯员 翟永桢)

责任编辑:姚丽濛
打印】  【关闭】  【收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