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搜索

医学观察点的默默守护者

发布时间:2020-02-18    来源:姑苏晚报
选择文字大小  

  在抗疫一线,除了与病毒“直面作战”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特殊岗位的工作者,他们用汗水甚至泪水,守卫着阻击疫情的最后一道防线。

  今年68岁的徐柏荣,是苏州坤达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派驻到江苏盛泽医院的医疗废物收运处置员。疫情发生后,他还承担着一项重要任务,对盛泽集中医学观察点进行消毒。因为岗位的重要性,他几乎没有休息,在疫情防控一线,为吴江盛泽的百姓“遮风挡雨”。

  特殊岗位

  已默默坚守十年

  2月2日上午,正在吴江盛泽镇一医学观察点消毒的徐柏荣接到一个电话,“老徐啊,你老爸过世了,赶紧回家吧。”电话那头,传来徐柏荣老伴焦急的声音。接到电话,徐柏荣的心情很沉重,他沉默了几秒,哽咽地挤出几个字:“等我消毒结束了就回家。”说完,他穿上了厚重的防护装备,背上消毒药水桶,开始进行消毒工作。

  等他完成当天消毒工作回到家时,已是晚上。没能见到95岁父亲的最后一面,徐柏荣泪如雨下。“这段时间工作太忙,没能及时赶回家,但是让大家在安全的环境下生活、工作,是自己肩上的责任。我想,九泉之下的父亲肯定不会怪我,他会为我自豪。”徐柏荣说。

  医疗废物又称“医疗垃圾”,有人形容为“顶级杀手”,因为它们可能存在传染性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处理起来需要专业技能和万分小心。

  作为与病毒的“亲密接触”者,徐柏荣在医疗废物收运处置员的岗位上已经坚守了10年。医疗废物的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置,不仅能切断疾病传播渠道,更重要的是给一方百姓安全和安心。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时期,医疗废物的处置工作更是重中之重,与其他坚守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一样,徐柏荣冒着巨大的风险,在疫情防控一线默默奉献、用身躯为盛泽的百姓筑起“安全墙”。

  每天早上5点,天还未亮,徐柏荣就出门了。到了观察点,徐柏荣脱下厚重的棉衣,换上一次性隔离服,奔波在几个科室里收集医疗废物,存到医疗废物暂存间。这里面有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等医疗废物,分别由塑料袋密封包裹后,封装在特定颜色的塑料箱里保存。

  对这些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称重以及外包装消毒之后,徐柏荣与前来接收医疗废物的处理公司工作人员完成了交接,转运双方分别在一份转运联单上签名,填上交接日期、收集医疗废物的种类以及体积和重量等信息。

  面对疫情

  守好“最后一道关口”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徐柏荣还承担着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对盛泽集中医学观察点进行消毒。每天,完成了医疗废物的转运工作后,徐柏荣就穿着隔离衣,戴着口罩、护目镜和手套等专业防护设备,对盛泽集中医学观察点进行消毒。

  楼梯、扶手、走廊和公共卫生间,这些都是消毒的重点,每一个角落都不能放过。消毒药水是徐柏荣按要求严格配置的,在楼梯上消毒时,徐柏荣走一步、停一步,里里外外全覆盖地消毒。

  “只有消毒干净了,我才放心。这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观察点内的所有人负责。”徐柏荣说,活很轻松,非要找出点困难来,就是味道够呛,闻多了鼻子和胃都难受。

  一天2次,徐柏荣都会准时在观察点内报到。此外,他还要对转运人员的家里和转运车进行消毒。如果事情少,傍晚5点之前,徐柏荣就能回家休息,但手机要24小时在线,因为很多时候,任务总是“突如其来”。

  “有一次,晚上7点,我接到电话,要去一户转运人员的家里消毒。”徐柏荣说,去居民家里消毒有一系列的流程,先开窗通风半小时,然后再将屋子密封起来,最后消毒。还要做好记录,签好名字,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记者 王英 本报通讯员 沈佳丽)

责任编辑:姚丽濛
打印】  【关闭】  【收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