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搜索

绘出农旅融合“好颜色”

发布时间:2022-07-20    来源:苏州日报
选择文字大小  

  近日,第九批次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名单公布,太仓市浮桥镇方桥村上榜,成为太仓第六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近年来,方桥村在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三星级康居乡村建设的同时,以方家桥老街为主要载体,围绕“苏南反清乡第一枪”和“太仓第一次国共联席会议”红色历史、四百年底蕴江南老街、特色田园乡村三大元素,塑造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打造乡村振兴田园新样板,绘就农旅融合新篇章。

  修旧如旧

  传统老街古色古香

  每天早上,74岁的方桥村村民龚立群都会拿着茶壶到方家桥老街上的茶馆坐一坐。和几个“老伙计”聊上一会儿后,绕着老街转上一圈。看着人来人往的集市,听着菜场里传来的吆喝,龚立群感慨颇多:“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的那条老街。”

  方家桥老街是方桥村一代人的共同回忆。相传,在明末清初时期,茜泾河北桥堍有一家磨坊,时称“磨坊桥”,后渐次成集,各地的商人开店建房,形成了“干”字形的街景。时代变迁,磨坊桥被改造成了方形石板桥,改名“方家桥”。

  老街主路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250米,街路宽不足2米,是太仓范围内最狭窄的街。街虽窄,但是却很繁盛。老街上茶馆、理发店、药店、早餐店、铁铺、染坊等各类商店一应俱全。九曲、牌楼、岳王、老闸、浮桥等5乡10村的农民都会来这里赶集。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老街的一些配套设施逐渐变得老旧,临街的老建筑逐渐颓败,街面变得坑坑洼洼,许多传统行当慢慢在消失,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曾经熙熙攘攘的老街变得冷冷清清。

  一方面为了找回老村民记忆中的家园,另一方面为了改善附近村民的居住环境,2018年,方桥村启动老街改造工程建设,修旧如旧,还原街巷风貌,同时完善乡村配套,形成以古街、古树、古民风为特色的农旅老街,还原江南村落素雅风貌,打造农旅融合“方桥”样板。

  改造新建了入村、村内道路,保持了方家桥老街“水路并行,河街相邻”的街巷格局,同时规划建设特色民宿、游客中心、茶楼、书场、邮局、文化馆等老街特色建筑,充分利用“巷文化”将各个“小景”串联起来,构建起粉墙黛瓦、雨巷古韵、水墨诗意的特色江南古村“方桥样本”。

  “改造后的老街不仅成了村民们日常休闲的场所,也吸引了很多附近的游客前来体验真正的江南水乡街巷生活。”方桥村党委副书记杨婷丹说。

  赓续血脉

  讲好本土红色故事

  在太仓革命历史陈列馆里,有两件有关方桥村的实物藏品,一份是新四军江南社出版的《江南》杂志原件,一份是苏中六分区副司令薛惠民临终前呕血用的罐头。这两个老物件无声地诉说着方桥村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

  1939年7月初,“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进时,与省保四团、国民党太仓地方当局在方家桥龚文华家中召开合作抗日会议,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团结爱国力量在太仓地区合作抗日的序幕。

  1941年7月,根据苏常太反“清乡”斗争委员会的部署,新四军五十五团七连从常熟到达太仓,与太仓县党政机关人员40余人会合,开展反“清乡”斗争,在方家桥打响了新四军太仓县反“清乡”第一枪。

  红色历史不能遗忘,红色血脉需要传承。近年来,方桥村通过建设村史馆、重修太仓第一次国共联席会议旧址等举措,将方家桥联席会议、苏南反“清乡”第一枪等历史故事,融入红色旅游产业中,打造红色研学基地。

  结合历史事件,方桥村定制红色故事展板,由志愿者带领游客学习参观;录制拍摄微党课视频《红色历史 打响苏南反“清乡”第一枪》,让“红色方桥”品牌更加响亮。依托“红立方”党员驿站、党员先锋岗、党建服务站等载体,讲好方桥故事,传承方桥文化。

  此外,方桥村还与附近企业、学校和机关结对共建,以党建促联建,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动能,实现融合发展;积极对接上海市奉贤区吴房村、嘉定区朱家村,共同成立“沪太同城 党史共学”党建联盟,激发基层党建新活力。

  洁净家园

  打造特色农业片区

  河道纵横的方桥村水面覆盖率达25.2%。水,是方桥村最大的特色,然而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是方桥村村民最大的烦恼。

  由于种种原因,前些年,方桥村的水环境逐年恶化,村内河道淤积严重,不少河湖变得又黑又臭,严重影响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

  去年以来,方桥村大力实施水环境及防洪排涝整治、村级河道整治等项目,加快方家桥核心区污水接管、自来水管道改造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河道洁水畅流及整治等试点工作,全力做好“水文章”。

  水环境整治是恢复水乡风貌的第一步。作为太仓市第三批乡村振兴试点村,方桥村通过整治违章、整合低效落后资源,累计拆违11.4万平方米, 2021年完成退二还一任务总面积52.2亩,涉及12个地块,实现以“劣质资源”换取“优质资产”。

  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方桥村扎实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村级收入、村民收入“双提升”,实现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齐飞”,生态环境质量与百姓生活质量“一色”。

  围绕生态大米、芋艿、黄桃和白蒜等特色农产品,方桥村形成东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南部方家桥老街农旅休闲区、西部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中部智慧农业区的农业规划布局。

  方桥村依托猕猴桃、黄桃、草莓等特色采摘项目以及十八湾休闲垂钓项目,大力发展观光农业、采摘农业;探索“自然农法”水稻种植,擦亮“方家桥大米”品牌;与浮桥镇农投公司合作,推进近1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打好产业发展的“蒜”盘,推出白蒜、白蒜深加工产品、蒜田米等农产品。

  此外,方桥村还发动村民共建共享集体闲散地块,制定准入条件及长效管理方案,就地取材,利用宅前屋后闲置废弃材料布置菜园,设置灌溉服务和农技指导等党员先锋志愿服务岗,倡导生态种植,提升村落“颜值”和村民幸福感。

  “接下来,我们将打造集老街文旅、红色研学基地、智慧农业、创意体验等四方面多位一体的特色发展路线,朝着‘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目标阔步前行。”杨婷丹说。  (苏报驻太仓记者 顾志敏 周哲)

责任编辑:闫 长武
打印】  【关闭】  【收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