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搜索

“园区模式”破局垃圾分类

发布时间:2020-11-13    来源:苏州日报
选择文字大小  

  开栏的话>>

  从前“一个箱”,现在“四个桶”;过去“混着收”,如今“源头减”;一度“嫌麻烦”,时下“好习惯”……随着今年6月《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苏州进入了“全面垃圾分类时代”。在近半年的实践中,各市、区齐头并进、同频共振打好“攻坚战”,“分”出了一个个好做法和新经验,垃圾分类新时尚为苏州城乡增添了文明新气象。

  在苏州实现全国文明城市“满堂红”之际,苏报启动“垃圾分类新时尚 美丽苏州新天堂——苏报融媒见证城乡文明新风尚大型新闻行动”,聚焦各市、区垃圾分类工作最前沿,探寻在这一新时尚的引领下,苏州城乡如何劲吹文明新风。

  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从2012年打响垃圾分类“第一炮”到如今驶入生活垃圾四分类“快车道”,苏州工业园区经过了分类试点、强制分类、普遍推行三个阶段。

  一直以来,园区后端配置先行,在循环经济产业园“一条龙”运作加持下,坚持以居民自治、因地制宜为原则,把分类实效作为达标依据;以问题为导向,设施改造与日常管理共同发力、分类投放与分类收运精准对接,逐步探索出了一套“园区模式”。

  终端建设先行

  每日转化天然气15000立方米

  “十一”期间,位于金堰路东、东方大道南的餐厨及绿化垃圾处理项目一期工程日均处理餐厨垃圾和厨余垃圾350余吨,其中130余吨为厨余垃圾,与今年4月份以前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这些垃圾经过预处理、除油、厌氧发酵、提纯等步骤,最终转化为天然气、毛油等能源,再次投入到园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枯枝败叶等木质垃圾经过粉碎、烘干、造粒,转化为生物质颗粒燃料,作为电厂燃料,实现绿化垃圾再利用。

  在园区,已然形成了一条井然有序、分工明确的废弃资源再生利用的循环链条。据了解,园区餐厨及绿化垃圾处理项目一期于2018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每日可处理餐厨垃圾300吨、园林绿化垃圾100吨、垃圾渗滤液100吨。项目采用欧洲先进的高负荷厌氧消化工艺及进口核心设备,对餐厨垃圾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和密闭化处理,做到无异味达标排放。

  作为项目运营方,华衍环境产业发展(苏州)有限公司运收部经理黄云宸介绍说:“每天收运回来的餐厨垃圾和厨余垃圾在这里经过厌氧发酵产生的天然气可达15000立方米,可直接接入天然气管网供居民使用。”

  随着园区垃圾分类的全面铺开,厨余垃圾回收利用率大幅提升,项目二期正在积极筹建中,预计明年上半年投用。

  “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完善了垃圾处理的终端基础设施,我们就更有底气去广泛铺开前端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据园区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项目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后,预计明年将会形成600吨/日的餐厨垃圾和厨余垃圾处理规模。

  目前,园区已经建立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支收运队伍,同时公布收运线路及时间,实现对不同类别垃圾的分类收集和运输。日后,收运垃圾的车辆和线路也会进行更为科学的配置。

  此外,唯亭大件垃圾拆解分拣中心、星明街和车坊两座大型中转站的稳定运行,保证了园区生活垃圾转运和处置的高效运作。

  注重基层发动

  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自治管理

  底气足,工作推进才踏实。如今,园区各街道、社工委按照排定的时间计划有序推进“三定一督”小区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园区立足花钱少、利长远,不搞服务外包,不搞智能分类箱,始终坚持通过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和小区居民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参与进行宣传发动;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开展“撤桶并点”“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始终坚持以分类实效作为垃圾分类达标的依据。

  熙岸社区是园区第一批开展“三定一督”工作的试点社区,社区由熙岸花园华府、观邸、世家三个住宅小区组成,入住居民有1220户,于2019年11月16日先行实施垃圾分类。

  据社区党支部书记周梅芳介绍,根据实际情况,社区多次组织召开垃圾分类推进会,多方听取意见,经过对比分析和反复推演,明确了每个片区的撤桶并点方案,并由居民投票表决,确定多数居民认可才执行。

  其中,熙岸花园华府住户较多,社区先行撤销了小区原有的32个投放点,合并为11个,其中9个为定时定点投放点,另外保留了2个误时(全天候)投放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2个误时投放点也调整为定时定点投放点。

  “制定垃圾分类方案要因地制宜,不能给居民带来太多的不便而影响其参与的积极性。”周梅芳说,垃圾分类归根到底是社区居民自己的事情,能有效推行下去,除了需要他们的配合,也与小区物业的有效管理分不开。周梅芳与辖区物业密切沟通,指导物业加强日常管理运行,根据垃圾分类方案,增配人员物资,重新调整收运模式,确保厨余垃圾在小区不过夜。

  据悉,目前,熙岸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均达100%,投放准确率达95%。

  以问题为导向

  一小区一方案化解“阵痛期”难题

  随着园区垃圾分类“三定一督”的实施和推广,一些新情况也接踵而来。

  如何“四两拨千斤”化解难题?园区各社区以问题为导向,设施改造与日常管理共同发力,见招拆招。

  月亮湾翰林缘社区想出了三个好办法。翰林缘花园小区实行垃圾分类之初,日均产生130桶垃圾,其中15桶是居民在非投放时间段乱丢的垃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翰林缘社区创造性地推出了“云监控+大喇叭+曝光台”三大办法,通过“技防+人防”的手段,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

  据悉,月亮湾社工委在小区的7个垃圾分类投放点位加装了监控,并将所有投放点位的实时画面传输到社区及物业监控室以及工作人员的手机上,确保工作人员能第一时间发现点位上乱丢垃圾的情况并加以制止;配备大喇叭,通过监控实时观察点位的情况,一旦发现违规乱丢行为,及时隔空“喊话”,进行劝阻;设立曝光台,以公示的形式,把每个点位第一个在非投放时间段乱丢垃圾的行为进行“首袋曝光”。

  无独有偶。在东沙湖辖区,以钟南社区亿城新天地及青年汇社区二期为试点,社工委通过安装微生物脱毒除臭喷淋设备,一次性解决了居民对垃圾归集点设立后产生异味的后顾之忧。

  “我们在垃圾归集点投放的微生物制剂每15分钟喷淋一次,每次持续30秒钟,不仅持续性良好、操作简便,而且无污染、维护成本低,有利于垃圾分类深入可持续进行。”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设备利用尖端微生物技术,通过菌群重构研制出一系列微生物脱毒除臭菌剂,从源头上有效解决生活垃圾归集点异味问题,并具有清洁、高效、无二次污染的特点。

  目前,园区正按照“一小区一方案”“一类型一办法”的原则,拓展“三定一督”小区建设,在保证普遍符合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打造一批垃圾分类高质量示范小区。(苏报记者 肖瑶)

责任编辑:姚丽濛
打印】  【关闭】  【收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