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搜索

“火车头”跨出发展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1-08-24    来源:苏州日报
选择文字大小  

  村庄名片

  张家港市冶金园(锦丰镇)西界港村

  张家港市冶金园(锦丰镇)西界港村位于锦丰镇东北部,全村面积3.63平方公里,下辖28个村民小组,人口3769人。村党总支下设5个农村网格支部,1个非公支部,1个独立企业支部,在册党员103名。该村先后获得“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苏州市文明村”“苏州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示范村”“苏州市健康村”等荣誉称号。

  走进张家港市冶金园(锦丰镇)西界港村,不时传来火车飞驰而过的声响。抬眼,沪苏通铁路、盐通张铁路、锡通高速互相交织,穿村而过;远眺,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在江面划出一道优美弧线。

  西界港村党总支书记朱海峰说:“从地图上看,我们村形似一个‘火车头’。现在铁路通了,‘火车头’要跑起来了!”

  突破资源瓶颈,打开发展空间,这个坐落在长江南岸的村庄念出一个“跨”字诀:跨村联合,抱团发展,激活产业振兴新引擎;跨镇强村,“飞地党建”,播撒现代农业“金种子”;跨市取经,落地花开,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火车头”换装新动能,跨出加速度。

  跨村抱团

  资源瓶颈“逼”出产业发展新思路

  距离西界港村5000米处,是今年6月落成投用的五棵松科技园。优越的地理环境、现代化标准厂房、崭新整洁的综合研发楼,五棵松科技园吸引了智能装备、精密机械、新材料等领域的优质企业纷纷落户。

  五棵松科技园所在的地块,原是一家化工厂。由于产能落后,且环保问题严重,冶金园(锦丰镇)将其列入淘汰落后企业关停名单,并在去年完成企业的整体拆除。

  企业拆除后,西界港村看准机会,联合新港村、登瀛村等7个村组成村级联合体,投资5亿元打造五棵松科技园,新建1.3万平方米综合研发楼及12万平方米标准型厂房。目前,五棵松科技园一期工程的招租率达到70%,预计今年可为西界港村增加村级可用财力100万元;二期工程将于今年10月底完工,预计每年增加村级可用财力300万元。

  手捧着科创载体的“香饽饽”,西界港村党总支书记朱海峰说,投资五棵松科技园,其实是被“逼”出来的发展思路。

  西界港村原本是张家港市的集体经济一般村。这两年,随着“三优三保”的加速推进,淘汰落后产能,村里原有的工业企业基本拆除,导致发展后劲不足,沪苏通铁路、盐通张铁路、锡通高速穿村而过,更是进一步挤占了村级经济的发展空间。

  “村里面的发展缺资源,只能眼界向外,跳出村子的现有框架来寻找发展机会。”朱海峰说。

  除了投资五棵松科技园,西界港村还联合洪桥村、光明村等13个村,开发青草巷企业和仓储配套项目,新建企业和仓储型标准型厂房9.3万平方米;参与冶金园(锦丰镇)牵头实施的股权投资项目,参股苏州爱舍伦、上海序康等优质企业;联合十一圩港村,开发原三兴派出所地块,打造商业载体;联合耕余村、新港村等6个村收购三兴片工业土地约77亩,在原有厂房3万平方米基础上,再新建3万多平方米厂房……

  一次次跨村抱团发展,带动西界港村这个村级集体经济“后进生”奋起直追。“随着这一批项目的落地实施,‘十四五’时期,西界港村的村集体可支配收入将从现在的620万元增长到1600万元。”朱海峰信心十足。

  跨镇强村

  “飞地党建”播撒现代农业“金种子”

  走进西界港村菁圩片2组种植基地,300亩“南粳46”水稻田连成一片,禾苗碧绿挺拔的身姿,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季。田野间,头戴草帽、双脚沾泥的陈晓宇,正忙着给农户“传经送宝”。

  陈晓宇是张家港经开区(杨舍镇)善港村的农业技术骨干,如今他又多了一个身份——西界港村的驻村“土专家”。

  今年,冶金园(锦丰镇)创新探索“飞地党建”新模式,促成西界港村与“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张家港经开区(杨舍镇)善港村结成“跨镇强村”帮扶对子,在“党建、文化、治理、产业、生态”五大领域同时发力,共建共融,推进乡村振兴。

  双方结对后的首个农业合作项目,就是善港村送来3000斤“南粳46”原种,在西界港村开辟300亩试验田进行试种。

  “原种‘南粳46’比普通稻种的亩均产量要高出300斤,口感也更好,可与日本著名的‘越光大米’媲美,市场行情看好,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西界港村农业产业结构。”陈晓宇说。

  试验田里种下致富希望。翻开合作蓝图,“三步走”计划更让人期待: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出资成立张家港市丰港农业科技发展公司,整合村级土地资源1500亩,推动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生产,整体提升稻麦质量;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运行机制,通过“前店后厂”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延长农业产业价值链;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西界港村有3000多亩整片的农田,通过‘跨镇强村’,不但从善港村引进优良经济作物、先进农业技术,发展高效农业,还可依托善港村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朱海峰说。

  跨市取经

  美丽乡村焕发美丽经济新活力

  3月,前往常熟市小义村,学习农房翻建经验;4月,前往昆山市计家墩村,考察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今年上半年,朱海峰的外出学习计划排得满满当当。

  “乡村振兴,不能闭门造车,多学多看才能打开发展思路。”朱海峰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次次跨市取经换来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思路。

  在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下,一座二层小楼矗立在田埂旁。这里原本是一处闲置农房,村里翻新后打造成党群服务站——江畔时光坊。作为集支部活动、文明实践、居家养老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阵地,江畔时光坊以民宿风格进行设计,7大主题功能室内,旧斗笠、洋油灯、老棉鞋等老物件点缀其中,留住了浓浓的乡愁。走上二楼,站在落地窗前,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的壮阔全貌尽收眼底。“在这里能做理疗,能学画画,还能面对面向村干部提意见,真是家门口的一块‘宝地’。”村民姚庚俊说。

  江畔时光坊正是西界港村建设美丽乡村、勾画美丽生活的一个缩影:修建村级道路27条,解决百姓出行难;安装路灯262只,照亮村民回家路;拆坝建桥11座,打通水系23条,绘就水美乡村新图景。

  美丽乡村增颜值,美丽经济添活力。

  当前,西界港村正以打造康居特色村为契机,规划沿江公路北侧临江示范区,通过农房翻建,建设集民宿、农旅、稻田文化为一体,富有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特色的休闲农业片区;将“长江大保护”作为不变主题开辟“长江生态走廊”,深度发掘稻田文化、鱼米文化,衍生文创系列产品,丰富文化内涵,让美丽经济成为乡村振兴“加速器”。(苏报采访报道组)

责任编辑:姚丽濛
打印】  【关闭】  【收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