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搜索

江苏最美人物| 李麟青(下):无障碍地图里的“一米”梦想

发布时间:2024-04-25    来源:苏州日报
选择文字大小  

  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2021年10月22日,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

  这一天,李麟青研发的“一米”全景模式无障碍地图正式上线了。取名“一米”,有两层寓意:坐在轮椅上视线高度,是一米;另外,“一米”也是安全感的精确维度。全景模式无障碍地图正式上线后,可以实时查询和导航苏州、南京等地的上万个无障碍设施,极大地方便了残障人士和老人的出行。

  “一米”梦想背后是鲜为人知的付出与努力。创业难,对于一名残疾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靠着“最强大脑”和3根手指,李麟青在轮椅上破解了一道道难题。截至2023年12月,无障碍地图已覆盖江苏省13个设区市,累计服务4523万人次,直接受益人数超过570万人。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梦想一点点照进现实,李麟青越来越坚信,“一米”无障碍地图一定能让千千万万残障人士走出家门、走出方寸之间。

  便利出行——

  用科技治愈残障群体痛点

  视野决定见识与思维。

  就读博士期间,李麟青觉得,学习上水到渠成,得心应手,除了“读万卷书”,他还要“行万里路”。

  几年间,坐在轮椅上的他跟随父母和同学,不仅游历全国,还先后去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真的很幸运,人生并没有因为残疾被禁锢在轮椅上。但现实生活中,很多残疾人不敢出门,是因为时间成本、未知的迷茫让残疾人特别没有安全感。”李麟青说。

  只有亲身经历,才会真切体会。

  对残疾小伙汝翔来说,一场高空坠落的意外,导致他下肢瘫痪,生活一度陷入了阴霾。在家人和志愿者们的鼓励之下,汝翔拾起勇气走出家门,参加残联组织的公益活动时,出行的尴尬却成了他重返正常生活的最大阻碍:“最普通的一级台阶,对残疾人来说,可能就是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淋过雨的人,更懂得为他人撑伞。

  2018年11月,李麟青就萌生了一个念头,汽车上有很多智能系统,比如紧急刹车、防抱死制动系统。但残障人士的轮椅上,却没有这些,针对残障人士,为什么不能开发一套智能系统呢?

  李麟青有了创业的念头,而创业如何起步,未来向哪发展?一切还在摸索中。

  “想过研发一套残障人士使用的智能系统,还考虑过为残障人士设计方便快捷的道路,最终,我们决定重点研发无障碍地图。”这一转变,来自李麟青的敏锐感知。在多次出国游历中,他发现,国外的导航大多有无障碍导航的功能,然而国内的无障碍导航这一功能是缺失的,“既然科技的进步能不断方便健全人的出行,为什么不能改变残障人士出行的痛点?”

  用科技治愈残障群体出行的痛点,这成为李麟青前行的目标与方向。

  辛苦创业——

  专注研发全省“无障碍一张网”

  种下希望的种子,就会有生根发芽的一刻。

  2019年,在位于苏州高新区的苏州创业园内,李麟青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边工边读,致力于研发为残障人士服务的无障碍地图。

  创业初期,李麟青辗转于北上广深等多个城市。克服身体的不便,他参加了一场又一场路演,先后还参加了20多场创业大赛。这期间,辗转奔波的辛苦与艰难,他从不多谈,“我更在意的是,每次大赛专家的点评与指点,这让我受益良多。”

  前期研发,资金又是一个不小的门槛。再加上新冠疫情,不断投入让公司一度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磕磕碰碰间,李麟青想到了一个办法,先出去拉一些软件类外包服务的业务,用外包服务赚的钱来补贴无障碍地图项目的开发。然而,要四处去拉业务,比想像中艰难得多。

  为了搜集数据,李麟青和同事们几乎跑遍了苏州的各个角落,普通轿车放不下电动轮椅,出行基本靠地铁、公交,正常半个小时路程,李麟青往往要花一个小时,甚至更久。

  随着外包服务业务渐渐步入正轨,李麟青的公司终于有了一些收益。同时,通过苏州市残联、人社、科技等部门的牵线搭桥,不少志愿者主动前来,帮助采集无障碍地图上线所需的面广量大的数据。

  不到3年的时间,李麟青的团队从1个人发展到了10个人,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加入到研发无障碍地图的队伍中。

  地图上线后,苏州园林、交通枢纽和大型商场的无障碍路线一览无遗,还实现苏州地铁无障碍信息的全覆盖。无论肢体障碍者还是视力障碍者包括一些老年人出行,都可以通过这种全景式无障碍地图便捷搜索到适合的路线规划,找到相应的无障碍设施。

  目前,全景式无障碍地图已在江苏省13个设区市试运行,后续将进一步打造全省“无障碍一张网”。

  让爱无碍——

  科技地图里藏着“温暖”内核

  科技让爱无碍,科技背后的“温暖”内核更为可贵。

  2020年初,李麟青研发的无障碍地图开放测试,汝翔成了首批测试者。从不敢出门到重返街道,日常生活里,他也会随手一拍,上传数据,“从被人帮到帮助他人。”汝翔觉得很有价值。

  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这个项目中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苏州的大街小巷,不仅要关注交通枢纽,更要留意那些对残障人士至关重要的无障碍设施,如坡道、电梯和盲道等。众人的用心记录,为这张特殊的地图注入了生命的温度。

  在这张地图里,不能不提的还有残联、人社、科技等相关职能部门。各类资助和补贴不仅激发了研发团队的活力,也让李麟青和他的团队更加坚信:随着无障碍理念的逐步深入,彰显的是一座城市不断提升的治理温度和幸福底色。

  让更多的残障群体走出去,看世界,被世界看见, 践行社会责任,助力无障碍环境建设。在市文明办的资助下,2022年,李麟青发起了“障碍人士有爱出行”的公益项目,组建苏州市“小黄车”无障碍出行志愿服务队。项目实施期间,他带领志愿者团队参与了16场志愿服务活动,总投入志愿者363人次,调研了约1000个点位,收集无障碍数据8865条。

  与此同时,作为苏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会的会长,他组建无障碍环境督导员队伍,围绕“宣传”“督导”“培训”三大行动,不断推进无障碍建设事业发展。自担任会长以来,累计开展无障碍环境体验督导、无障碍专题讲座及无障碍宣传行动等活动超40次,其中,无障碍环境体验督导活动累计体验督导点位超210个。

  近年来,从无障碍设施的享用者到建设者,再到监督员,在身份的转换中,李麟青不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截至目前,他先后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苏省自强模范、江苏青年五四奖章、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苏州时代新人等称号。

  生命会有残缺,但梦想可以完整。逐梦未来,李麟青坚信,“一米”无障碍地图不仅是一个纯公益软件,更是一个持续发展中的软件。未来5年,它将覆盖长三角地区和国内的一二线城市。“希望残障人士能够像健全人一样生活、工作,为社会贡献价值,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李麟青说。(记者 刘晓平)

责任编辑:汪 丽
打印】  【关闭】  【收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