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搜索

志愿者成检察公益诉讼“主角”

发布时间:2023-12-06    来源:苏州日报
选择文字大小  

  12月5日是第38个国际志愿者日,在相城区有一支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近年来,相城区检察院依托“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发挥“益心为公”志愿者优势,打造多方参与、共享共治的公益保护新模式,绘就文明实践与检察司法“同心圆”。

  创新响应机制,畅通线索反馈“高速路” 

  “荷塘里面福寿螺越来越泛滥了,池塘边还有荷叶秆上,很多地方能看到粉红色的卵块。”今年7月,一位志愿者通过“益心为公”平台提线索,称某著名景区分布密集的卵块令人触目惊心。这些福寿螺作为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危害区域生态系统。

  收到线索后,相城区检察院立即联系这名志愿者,并对线索内容进行现场核实。经过公益诉讼诉前磋商,属地镇市容市政管理局、村政府积极履职,采取人工拾除和药物诱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理,福寿螺卵块在视觉上有明显减少,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为充分发挥基层志愿者优势,第一时间保护受损公益,相城区检察院创新“3+7+15”处理机制。针对平台线索,3个工作日内与志愿者取得联系,7个工作日进行初步调查,15个工作日完成分析研判,为公益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亮起一路绿灯。

  建档精确筛选,活用参与办案“智囊团” 

  为推动食用农产品告别“生鲜灯”,今年9月,相城区检察院邀请多名志愿者“阿姨”开展实地走访,结果发现辖区不少商贩存在使用“生鲜灯”的情况。

  对此,相城区检察院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313家食用农产品经营商户进行排查,发放风险提示函315份,宣传《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新规,要求更换照明设施。经过联合约谈,多家农贸市场负责人表示,将对灯具实施规范化改造。

  今年以来,相城区检察院“益心为公”团队通过调查问卷、检察开放日等方式,不断完善成员信息建档细化,并标注直播电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擅长领域“关键词”。根据案件办理需要,能够快速筛选出“最佳搭档”,极大提升现场调查和检察建议的针对性。

  综合评估成效,严把群众满意“硬指标” 

  “行政机关对非法填埋垃圾作出了妥善处置,现在受损的公共利益已经修复,我们一致认为,可以终结案件。”在公开听证会上,益心为公“乡村振兴”志愿者结合实地回访的亲身感受,对行政机关履职成效发表了意见。

  2023年7月,相城区检察院针对辖区农村四个点位非法填埋垃圾问题,向属地政府发送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属地政府科学制定整改方案,通过应急发包流程,招标聘请第三方单位,对涉案点位进行项目化处置。9月至10月,相城区检察院先后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跟踪观察,分阶段评估整改成效,并确认垃圾清运工作已完成最终验收。

  根据受损公益类型,相城区检察院灵活引导志愿者采用现场查看、参与公开听证、沉浸式体验等方式,以群众视角全面评价案件办理成果。2023年,志愿者共参与无障碍设施、“共享汽车”等领域24个公益诉讼案件“回头看”行动,为实现溯源治理、长效治理贡献社会力量。(记者 王小兵 通讯员 高楚晗)

责任编辑:汪 丽
打印】  【关闭】  【收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