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搜索

楼道焕新颜 文明新风吹进心坎

发布时间:2023-09-05    来源:苏州日报
选择文字大小  

  画画、做手工、阅读绘本……晚上7时,太仓城厢镇电站村电站花苑小区的楼道里灯火通明,一场“晚间课堂”暖心上线,小区的青少年们在这里一起“晚自习”。“暑假里,楼道就是我们的小教室、小乐园。”小朋友唐欣怡开心地说。

  楼道是联系居民家庭和社会的通道,也是最贴近群众生活的公共空间。一个楼道的文明面貌就是直观反映一群人、一个社区、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镜子。

  今年,电站村深化“文明公社 睦邻小家”项目,计划在电站花苑小区23栋单元楼内打造23个主题鲜明的“睦邻点”,并升级提档便民硬件设施,串点成线,构造全覆盖的文明实践网络。目前,已建设完成睦邻记忆馆、睦邻照相馆、睦邻编织馆等13个“睦邻点”。

  童乐馆里,充满童趣的文创设计、丰富多样的游乐设施营造出一个儿童成长“微空间”;记忆馆里,一面挂满老相片的照片墙展示着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个个特别的老物件承载着村民们的共同记忆;各处还点缀着最美笑容照片、创意海报、精致小巧的盆栽……

  进出家门,浸润在文明新风里;不出楼道,就能尽享文明“盛宴”。文明“列车”开到了电站村村民们的家门口。

  和这些“睦邻点”相配套,村里组建了“睦邻帮”志愿服务队伍,选用30名村民小组长和海棠先锋分别负责各“睦邻点”的相关服务工作。每月,“睦邻帮”志愿服务队和海棠先锋志愿队伍会组织村民开展文化服务、健康促进、议事调解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把文明送进村民们的“家门”。

  截至目前,电站村共开展90余场文明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包括移风易俗、文体娱乐、健康送诊、垃圾分类、非遗文化传承等,服务人次超2000,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这个夏天,电站村还在楼道里打造文明实践“夜模式”,创造出一个“不打烊”的文明空间。

  文明楼道的“高颜值”和“深内涵”,源于村民共建,得益于村民共治,最终导向是村民共享,这是电站村文明楼道建设的底层逻辑,也是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内涵。

  电站村党委书记王义平介绍,楼道里的睦邻馆都是由村里的年轻人设计的,一些照片、老物件、盆栽也是村民们从家里拿出来放在楼道里的,各式各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也是村民们共同参与的。“睦邻帮”的志愿者们还会走出楼道,开展卫生清洁、送清凉、文艺演出等文明实践活动。

  一个文明楼道打开家庭空间,把个体的文明行为、每个家庭的文明亮点汇聚在一起,连成一道独特的文明“风景”,再反哺每个身处其中的村民。在楼道的小小空间里,文明实现传播闭环和层次升级。

  遵纪守法、爱党爱国爱家庭,15分;参与文明实践、民主议事等等,15分;红白喜事不铺张,15分……今年,电站村还推出文明楼道积分制度,对小区业主的文明行为进行整理登记,汇总到物业服务中心,一季度一考核、一年一兑换,并绘制季度积分认定汇总表,在小程序、电子屏、公告栏进行公示。村民可以根据积分换取礼遇券,在电站花苑便民超市进行物品兑换。

  这个村民们共同商议出来的“文明积分条例”,成了家家户户的行动准则,也成了村规民约的“底板”。在楼道文明积分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电站村形成让村民们信服的村规民约:“遵法纪 颂党恩,遵纪守法好村民,爱党爱国爱家庭。崇勤廉 扬民主,勤政廉政要谨记……”

  经过数据量化,看不见的文明内涵变得可观可感,一户户人家的家风捏合成型,衍化成一个村子的文明乡风,楼道里的文明新风吹到了田间地头,吹进每个村民的心里。(记者 周哲 刘争)

责任编辑:汪 丽
打印】  【关闭】  【收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