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搜索

昆山巴城倡导“云祭扫”+“代祭扫”,文明祭扫让清明更“清明”

发布时间:2020-03-31    来源:引力播
选择文字大小  

  “雪融春暖清明时,一花一树寄哀思”。清明即将来临,一年一度的祭扫高峰也渐行渐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清明祭扫变得有些特殊。连日来,昆山巴城镇大力倡导“云祭扫”+“代祭扫”,努力营造“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绿色清明,文化清明”的良好氛围,过一个健康、文明、绿色、低碳的清明节。

  暖心服务代祭扫,庄重缅怀不缺席

  3月23日,在轻柔低缓的音乐声中,一场集中代祭扫仪式在石牌公墓、巴城公墓、皇宜山公墓先后举行。昆山市民政局、殡葬管理所、殡葬协会相关负责人,巴城镇分管领导,民政部门负责人,村、社区负责人,群众代表,红白理事会代表,各公墓工作人员等参加仪式。现场,大家统一身着黑色上衣,表情凝重。在静默一分钟后,主祭人深情致祭词,全体人员三鞠躬致敬,并缓慢移步献花。工作人员来到墓区内开展代祭扫活动,擦拭墓碑、鞠躬、献花,庄重地替逝者家属完成对逝者的追思,为不能亲临现场的家属表达了对先人的哀思之情。

 

  据了解,巴城镇辖区内的公墓有22949个墓穴,每年清明祭扫的人流量在7万左右。这样的代祭扫服务,既能祭拜亲人,了却心愿,也有效避免人群聚集,保障市民的身体健康。缅怀先人不必拘泥形式,心存感恩才是真正的清明节日精神。

  轻点手机寄哀思,文明祭扫新方式

  为方便市民向先人寄托哀思,日前,巴城镇大力推广“苏城云祭扫”公益信息平台,市民通过手机远程下达指令,让祭扫活动实时、实地呈现,为亲人送上“云端的思念”。市民进入祭扫页面,可自行创建纪念馆,添加逝者生平简介和照片。“苏城云祭扫”公益信息平台采集了大量实景照片,市民即使不能亲临现场,也能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云祭扫”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将线上空间与线下场景及服务打通。不少市民表示,所有的祭扫方式都是缅怀先人,不在乎何时何地,只要心境到都可以的,而且目前情况下,“云祭扫”这种方式更加便捷。祭扫形式随时而变、顺势而变,用文明祭祀的形式,为清明祭扫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和文明元素。用鲜花代替纸钱、用追思代替鞭炮,用“云祭扫”代替现场祭扫,让清明更清朗、社会更文明。

  宣传引导获理解,理性祭扫寄哀思

  “你好,今年清明期间不能进入墓园扫墓。”连日来,在巴城镇的各个公墓入口处,工作人员在耐心劝返现场祭扫人员的同时,宣传关于祭扫的相关政策。

 

  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避免清明节期间因集中祭扫活动引发输入性和聚集性疫情,巴城镇周密部署,在公墓外环路口设置宣传劝返点,对前来祭扫的群众进行宣传讲解和耐心劝返,并协调公安、综合执法、交警等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和应急处理。同时,在各村、社区的宣传栏、出入口张贴清明期间暂停现场祭扫的通告,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广播等“线上”方式引导广大群众通过“云祭扫”的方式,慎终追远、缅怀亲人,以绿色祭奠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苏报融媒记者 朱新国 通讯员 陈心怡 文/摄)

责任编辑:姚丽濛
打印】  【关闭】  【收藏】  【顶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