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搜索

让文明交响乐久久回荡心间

发布时间:2020-11-21    来源:苏州日报
选择文字大小  

  秋日苏城天朗气清、地润人宜。驻足城市街头,车流行人井然有序;步入街道社区,志愿服务润泽人心;漫步金鸡湖畔,宜居美景心旷神怡……宜人意境与暖人风景交织成了一首美妙的城市文明交响乐,回荡在每一个苏州人的心间。

  11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太仓市、昆山市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苏州市、张家港市、常熟市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苏州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全域化”“满堂红”,“社会文明程度高”再谱新篇。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争创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启动以来,苏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始终践行“创建为民”理念,带领全市人民勠力同心,厚植文明根基,提升文明标杆,持续增强百姓的文明获得感、幸福感。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兼得,经济“领跑”与文明“先行”同频,千年古城苏州正展开时代文明新画卷。

  内外兼修,打造文明“新天堂”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紧扣“全面性”,突出“高水平”。文明城市的创建,就是苏州小康之路上彰显“全面性”“高水平”的重要表征。

  2008年,苏州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并于2011年、2014年、2017年三次蝉联。张家港市于2005年便创建成为首届“全国文明城市”,并连续五届蝉联。常熟市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之路,艰辛但收获满满,苏州人对文明城市的理解也不断升华,与文明同行的步履愈显铿锵。

  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民城市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努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经过多年努力,苏州城市规划建设有序推进,城市格局得到优化,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城市功能和服务管理不断提升,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城市大脑”建设初具雏形,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

  看得到的变化鼓舞人心,看不到的变化浸润心灵。苏州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通过价值观建设引领人、道德教育塑造人、行为养成规范人、文化熏陶滋养人,开展群众性纪念活动、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讲文明树新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征集发布市民公共文明行为十条,广泛践行“小举动大文明”主题活动,深化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行动,使软环境与硬环境相得益彰,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真正的“人间天堂”。

  人人参与,勾画时代文明新风尚

  人的文明素养决定了城市的竞争力。多年来,苏州制定出台了《苏州市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行动计划》《苏州市公共文明建设规划纲要》《苏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意见》《苏州市建立健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长效机制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健全了公共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制度体系。

  苏州每年评选表彰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十佳新事和百名文明市民标兵,常态化开展“苏州好人”和“苏州最美人物”发布;创立“家在苏州·e路成长”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活动品牌,建成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体验站158家,形成“校内校外衔接、网上网下联动、市县双向互动、有效供给需求、全面覆盖城乡”的青少年社会教育立体化服务体系;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以苏州市花“桂花”命名个人信用积分——桂花分,完善全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更好守护公平正义、弘扬美德善行。

  越来越多市民主动学习文明礼仪、接轨文明习惯,文明素质稳步提升,文明新风荡漾古城。目前,全市共有“中国好人”178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8人,涌现出86.2万户各类文明家庭,其中300余户家庭被评为全国、省五好文明家庭及标兵。

  在苏州这座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早已融入生活日常。273.73万名注册志愿者、约3.8万个注册志愿服务团队,通过制度化、项目化、品牌化方式,累计开展近218万场次志愿服务活动,人人可为、处处可行、时时可做的志愿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8年来,苏州市文明办组织实施百个重点志愿服务项目扶持工作,先后投入工作经费614.5万元,在全市广泛征集遴选优秀志愿服务项目633个,形成了项目化推进志愿服务的成功范例。依托“福彩公益金”、苏州市慈善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开展公益创投活动,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引入“社工+志愿者”的工作模式,实现对社会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组织开展“公益五百行”活动,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公益联盟,以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工作者、企业、基金会为参与主体,搭建志愿服务项目推进、交流、展示的平台,推动各类志愿服务项目更好地朝着专业化、常态化发展。

  以人为本、全民参与,苏州文明城市建设过程就是公民参与、感悟、提高、享受文明的过程。千百万普通市民的身体力行,勾画了苏州文明的新时代风景。

  城乡一体,书写全域文明新画卷

  苏州是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城市之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苏州不局限于市区的繁荣文明,更注重城乡统筹一体推进,在城乡联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制度安排等方面积极“接轨”“并轨”,全域文明新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一系列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面貌的举措在苏州持续落地: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完善教育卫生及商业等便民服务设施;建设农村“十里文化圈”,常态化开展“送戏下乡”,实现农家书屋与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加强乡风文明建设,通过“百村千岗万人——乡风文明志愿岗”活动,积极培养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农村人际关系,努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农村社会新风尚。目前,全市已建立乡风文明志愿岗2万多个,参与人数达25万人。

  在吴江区盛泽镇人福村,党总支书记陈志强告诉记者,由于整村搬迁,村民由原本的散居变为集中居住,生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没有随之转变。2017年,人福村以全体村民家庭争创“文明新风户”为突破口,开展村庄环境大整治与绿化专项整治工作。“我们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表决通过了‘文明新风户’评比标准,每季度开展评比活动。”陈志强说,对评上“文明新风户”的村民家庭,村里奖励液化气优惠券。开展评比活动的第一年,全村就有95%以上的村民家庭成为“文明新风户”,并“优中选优”评出“环境卫生文明示范户”,村庄环境大变样。

  最美风景是文明。从单位到社区,从城市到乡村,从干部到群众……文明行动成为习惯,文明素养化为内涵,文明种子在姑苏大地茁壮成长,文明之光增加城市温度,文明力量推动苏州高质量发展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苏报记者 薛卿)

责任编辑:姚丽濛
打印】  【关闭】  【收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