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搜索

“文化优”扮靓全国特色小镇

发布时间:2020-09-09    来源:苏州日报
选择文字大小  

  近日,2020年常熟市海虞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项目“海乐万家”百姓公益课堂火热开课。经过一年的成功探索,“海乐万家”已成为海虞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块闪亮招牌。

  作为全国特色小镇,海虞镇一直把“文化优”作为发展目标,不仅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送到百姓家门口,更是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用“送文化”来“种文化”,最终实现镇域文化繁荣兴盛的良性循环,在春风化雨中坚定了海虞百姓的“文化自信”。

  就地取材+“点送单”

  文化“送”进心坎里

  夜幕降临,铃声响起,300多名学员根据自己的报名分组,依次进入“海乐万家”百姓公益课堂开始学习,舞蹈房内卖力拉筋的阿姨,乒乓台前挥洒汗水的大叔,宣纸上挥毫泼墨的小伙……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学员们个个兴趣盎然、学得十分投入。

  “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待到春风传佳讯,我们再相逢……”在声乐演唱培训班,陶敏裔吐字清晰、声情并茂的一段练习曲,赢得了同伴点赞,她骄傲地说:“能表现得这么好,是因为我现在可是二年级学生了。”原来,陶敏裔是去年朗诵班的优秀学员,在近三个月的学习中,她培养了良好的语言习惯,语言表达技巧得到了显著提高,不仅如此,人也变得举止得体、自信大方。满满的收获让陶敏裔意犹未尽,今年开班信息一发布,她又兴致勃勃报了门声乐课:“去年学习效果很好,唱歌我也感兴趣,所以今年毫不犹豫又报了,这个课真的蛮好,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增长了知识。”

  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秉承着这样的宗旨,“海乐万家”百姓公益课堂从设立之初,便采用闭环“点送单”模式。通过广泛的走访调查,收集市民的各类需求,在此基础上,挖掘本地已有资源,开设相关课程,形成“群众点单、所站接单、志愿送单、社会评单”的闭环服务模式。去年第一期开设舞蹈、国画、摄影等十大课程,开展活动80多场次,每周定时定点授课,共有153名学员圆满结业。

  “小时候没有这样的条件,现在有机会享受这样的文化惠民活动,真是求之不得。”“在自己家门口就能跟着名家学习,明年再办,我也要跟朋友们一起来!”在一期班的结业典礼上,歌舞、朗诵、太极……学员们精心准备的节目轮番上演,现场掌声不断。优异的学习成果让越来越多的市民跃跃欲试,对新一期公益课堂翘首以盼。

  “我们在去年的基础上,根据百姓的需求不断完善课程设置,保留去年的十大课程,新增设旗袍、爵士、水彩、剪纸、诗词五个班级,同时增加课时安排,充分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海虞镇政法和社会事业局(文体)负责人章利亚说。

  本土大师+“名外教”

  文化“种子”结“硕果”

  “国画画线条的方法大致分为三大类……”在书画名家海虞汇客厅一期工作室,授课老师庄剑刚正在进行国画基本功教学。年近六旬的庄剑刚主攻山水画,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展览。

  作为土生土长的海虞人,庄剑刚一直想为家乡做点什么,“海乐万家”百姓公益课堂为他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我很乐意无偿为大家上课,人们为兴趣爱好努力学习,这是好事,我一定要把课上好,让大家能够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

  像庄剑刚这样的老师,在“海乐万家”比比皆是。2018年,海虞镇开始进行“新乡贤”和“乡土人才”推荐评选活动,截至目前,共评选出文体艺术、生产生活技术、经营管理服务、特色产业四大类乡土人才近800人,其中文体艺术类超200人。

  以乡土人才为主的师资队伍让“海乐万家”百姓公益课堂品牌项目有了实际抓手。“乡土人才留得住、干得好,他们是公益课堂能够持续开展下去的‘压舱石’,只有让这些项目扎下根,才是真正把文化的种子‘种’入乡村大地,让它能够发芽、开花。”海虞镇党委委员周雯霞说。

  有了“压舱石”,还要有“加油枪”,乡镇已成熟的文艺工作者数量有限,为满足百姓的多样化需求,海虞镇主动对接常熟市文化馆,争取专业师资,采取“普及培训与提高培训结合、现场授课与教学成果展示结合、阶段培训与日常辅导结合”的形式提高公益课堂培训质量。目前,常熟市文化馆专业教师、各领域有关专家和社会艺术人才正不断地加入“海乐万家”师资队伍。

  “现在班上学员的作品越来越好,技巧基本都掌握了,只要勤练习,出师指日可待。”创意剪纸培训班主讲老师崔艳华欣喜地说,学员学会了,可以回家教孩子,教朋友,这样剪纸艺术就能更好地得到传承和发扬。

  正如崔艳华所期待的一样,文化种子结硕果,从而不断培养新生文化力量,是“海乐万家”百姓公益课堂“种”文化的最理想状态。“每一期会评选优秀学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文化人才队伍越来越壮大,以此辐射更多人群,让海虞的文化建设有源源不绝的内生动力。”周雯霞说。

  镇村联动+常态化

  文化兴盛全域开花

  今年7月,章利亚接到了香桥村“求助”,村里希望镇文化站帮忙策划一次暑期阅读活动,在与活动负责人叶彪充分沟通后,章利亚为他们确定了“红色主题绘本课程”。

  “村里文化资源有限,本来还在愁怎么办,没想到一声‘招呼’,镇上来了好几个活动队帮忙,一问原来是‘海乐万家’的老师和学员们。”叶彪说,当天围绕既定主题,水彩班的教做绘本,剪纸班的教做手工,大家还一起排了情景剧,活动非常成功。

  以点带面,多点开花,是“海乐万家”百姓公益课堂的推进目标。海虞镇总面积109.97平方公里,总人口14万,下辖村(社区)22个,场所固定的公益课堂若不能辐射更广人群,终将变成一小群人的“自娱自乐”,为此,海虞精心探索“镇村联动”模式,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文化课程培训的基础上,邀请专家学者和学员团队通过远程教学与现场授课的方式,为村(社区)实践站提供培训和活动指导,同时随时“接单”,帮助各村(社区)居民结合实际、突出地域特色,开展文化活动,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让公益课堂成为百姓充电增能的日常‘加油站’,同时围绕公益课堂开拓更多互补性的文化活动,让百姓更有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文化富有成为海虞全面小康的精神动力。”周雯霞说。(苏报驻常熟记者 商中尧 陈洁)

责任编辑:姚丽濛
打印】  【关闭】  【收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