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搜索

相隔1500公里,公益照亮扶贫路

发布时间:2020-10-12    来源:苏州日报
选择文字大小  

  “爸爸正在做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必须要全力以赴!在你即将参加高考时,无法陪在你身边,对你很愧疚。希望你卸下包袱,一颗平常心对待。”今年5月,在写给即将高考的儿子的一封信中,援黔扶贫干部吴鹏程道不尽对家人的牵挂和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坚定。彼时的他,已在贵州铜仁万山区挂职扶贫开发办副主任、生态移民局副局长近一年。

  “2019年,我刚接到挂职扶贫的任务时,父母亲刚刚手术出院,需要人照顾,儿子又正在读高三,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吴鹏程说,“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坚定了我投身脱贫攻坚工作的决心。”

  从苏州到铜仁,两地相隔1500公里,饮食和气候的“水土不服”、生活中离开家人的孤独、工作上更加复杂陌生的情况,都是初到万山的吴鹏程要过的“难关”。“既然来了这‘战场’,再难的关,我也要闯过去,一定要干出点成绩来。”吴鹏程下定决心,他要求自己“主动干、负责干、团结干”,想方设法尽快熟悉万山区的扶贫工作情况。通过各类扶贫App,吴鹏程认真学习研究其他地区的帮扶政策和脱贫案例。他白天实地走访调研各个乡镇(街道),晚上整理、查阅扶贫档案。他还经常在周末跑基层,深入全区11个乡镇(街道),走访了30余个村(社区),掌握当地实际贫困情况。“肩上扛着帮扶任务,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一点不敢松懈,我必须让自己尽快融入扶贫工作。”吴鹏程说。

  吴鹏程负责联系的帮扶村下溪乡瓦田村是万山区的一类贫困村,村里的特色产业是高山刺葡萄。由于瓦田村交通不便,为降低鲜葡萄售卖的风险,同时延长葡萄产业链,今年上半年,瓦田村葡萄酒厂筹建运营。为支持村里葡萄产业长效发展,他积极争取了苏州高新区慈善扶贫资金50万元,用于葡萄酒厂的运营。

  “走村访寨,下乡调研时,有时比较晚了,都是黑漆漆的村路。”吴鹏程说,“村民们也和我说,大路上现在都安装了路灯,但很多村路支路和家门口还没有路灯。”为此,凭借自己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知识和体会,他策划发起了“点亮幸福工程”公益项目,通过发动亲朋好友及爱心人士,先后为贫困村捐了45盏路灯。“看似小小的一盏路灯,却切切实实地增加了山里村民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吴鹏程说,“扶贫工作再多也不算多,能够为脱贫攻坚贡献哪怕再微薄的一份力量也是好的。”这一年里,他发起了“精神病人暖冬行动”,解决上百位住院精神病人冬衣问题;为万山区人民医院募集超声波手术刀、高清晰度显微镜等医疗设备;为社区困难残疾人筹集康复设备;推动成立“社区公益金”,举办公益集市,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策划开展“1+1+N”社区治理活动,创新探索让山民村民加快转化为市民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这一年来,在落实每一个帮扶工作中,看到越来越多的当地贫困家庭摆脱绝对贫困,小康路上大步迈进,我真正体会到了这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意义。”吴鹏程说,“我还将在万山继续挂职一年,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我必须全力以赴,真抓实干,为取得脱贫攻坚的最终胜利,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苏报记者 张叶)

责任编辑:姚丽濛
打印】  【关闭】  【收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