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搜索

记者探访市五院咽拭子采样护士 她们和病毒近在咫尺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苏州日报
选择文字大小  

  “啊——”60多岁的杨老伯在市五院护士蒋海英的指导下,尽量把嘴张大。蒋海英将准备好的棉签放入杨老伯的咽腭部,擦拭后,慢慢取出棉签,将它放进写有杨老伯姓名及编号的红色采样管中,并将棉签尾部折断,迅速盖好盖子。

  “棉签尾部是我的手套碰过,将棉签折断后密封,让样本不被污染。”蒋海英说。杨老伯这两天有些低烧,尽管没有相关接触史,但他总是不放心。蒋海英先后为杨老伯进行了两次咽拭子采样。“采样时部位要准确,动作要轻柔,取样要迅速。”提起采样的要领,蒋海英熟记于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这样的动作她已重复了上百次。

  “看似简单的采样动作,其实危险重重。”市五院发热门诊护士长金美华告诉记者,咽拭子采样是确诊过程中风险较大的一个环节。就诊者一个张嘴的动作,将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气溶胶,因此每一个采样护士,上岗前必须全副武装。“采集咽拭子标本的过程中,就诊者也会咳嗽、打喷嚏,这对于坐在他们正对面的护士来说,危险很大。”

  除了咽拭子采样,蒋海英还需要为杨老伯采血。杨老伯脱下紧绷在身上的外套,从外到里把袖子撸起。由于杨老伯较胖,戴着两层防护手套的蒋海英无法摸到他的肘部静脉,于是她握住杨老伯的手,低下头开始寻找。

  蒋海英从早晨八点开始工作,杨老伯是她今天的第5位病人。此刻,她戴着眼镜,头上套着防护面罩,镜片上满是雾气,寻找杨老伯的肘部静脉显得有些吃力。紧紧盯着杨老伯的肘部看了好几分钟后,她终于找到了血管,成功抽了三管血。

  杨老伯离开后,蒋海英开始打包杨老伯的所有样本。她将三根采血管、两个咽拭子采样管分别放进两个塑封袋中,然后将这两个塑封袋和一张转运交接单塞进塑封袋中。在塑封袋表面写上杨老伯信息后,她拿出一个更大的塑料袋套上,密封、消毒后,又拿出一张转运交接单,交给同事,送至该院的检验科。

  “医院发热门诊的护士每天都要做这些工作,除了没办法上厕所外,我没觉得有什么困难。”说话间,蒋海英换掉就诊者坐椅上的垫纸,消好毒、洗好手、换好手套后,等待为下一位就诊者采样。(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姚丽濛
打印】  【关闭】  【收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