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搜索

山歌活态保护有份“白洋湾样本”

发布时间:2020-11-09    来源:苏州日报
选择文字大小  

  “水清清,天蓝蓝,人间天堂是江南。山歌声声飘得远,听歌请来白洋湾……”在虎丘湿地公园内,悠扬的山歌声飘荡在芦苇荡间。山歌手轻摇船橹,行进在江南的水里,他们哼唱着的曲调也随着水韵忽高忽低。而园内的游客,则追随着忽远忽近、若有若无的山歌音调回归到记忆中的儿时水乡。

  稻米飘香时节,山歌阵阵激扬。2020年第二届白洋湾山歌文化节于10月29日开幕,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围绕“新时代 新生活 新传承”三“新”主题,通过沉浸式演出、文化形象IP征集等线上线下同步“唱戏”,让更多的人聆听到白洋湾山歌,感受到白洋湾山歌的独特魅力。

  告别了传统农耕“土壤”,白洋湾山歌步入崭新的城乡一体化时代,经历了十年“保护之路”的白洋湾山歌可谓硕果累累,然而如何在“留下来”的同时,还能更好地发展和传承仍是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在本届山歌节“运河与文化利用与吴歌保护传承”研讨会上,专家给出了相关思考——与文旅融合,与产业对接,与流行接轨,迈出活态保护的有力步伐。

  让山歌“动”起来——

  沉浸式体验让“乡愁”更具象

  “这声调太美了,和我们大山里的山歌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尽管我听不懂歌词,但是我能感受到她的优柔,就像是滴在水中的墨,一层一层扩散到每个人的心里。”来自贵州的客人乘坐在乌篷船里,闭上眼睛欣赏,她的身体随着水波起伏,内心也跟着山歌飞扬。

  本届山歌节,白洋湾街道专门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山歌体验表演——在虎丘湿地公园的水系之中、花田之间,甚至丘壑之上,都有山歌演唱者的表演。“白洋湾山歌本身就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是我们农民在劳作时候的即兴表演。”白洋湾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介绍道,“所以,我们尽可能地把原有的场景还原,让山歌传承人在这样的场景中表演,让山歌‘回归’到山野之中。”

  山歌节开幕式当天,江苏省级非遗传承人顾凤珍穿着传统的素衣布衫,站在乌篷船头,手抚船橹,放声歌唱。一曲唱罢,她用白洋湾地区的异于苏州古城区的方言向记者介绍,在旧时的白洋湾地区,村民们耕作时唱田歌,渔夫捕鱼时唱渔歌,青年恋爱时对山歌,长者祈福时则唱神歌。“那时候干农活没有机械设备,大家在田地里劳动,累了就喊两嗓子,舒缓一下身心。”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洋湾山歌具有浓郁的江南农耕文化及水乡文化特色,展示了大运河文化带城郊居民的生活风俗。顾凤珍告诉记者,在她幼年的记忆里,白洋湾山水一体,稻耕、渔耕、花耕并存。在虎丘湿地的小船上,顾凤珍重新找到了旧时的踪影。

  另一位山歌手李美仁则在虎丘湿地公园内的粉黛乱子草中一展歌喉,白洋湾地区特有的“三花歌”在“网红花丛”中绽放,吸引了游客们,纷纷驻足,用手机拍摄小视频,分享到朋友圈。

  在虎丘湿地公园内,主办方正是采用这种不固定舞台、多点直播的形式,再现了传统“稻耕、渔耕、花耕”场景,打造出一个吴地民俗文化体验“农乐园”。“一方面是为市民还原原本的山歌表现场景,同时也让山歌手能够重回‘梦里水乡’,继续把山歌传唱好。”白洋湾街道文化站负责人戚颖吉说,“2019年,白洋湾街道成功举办首届山歌文化节,我们通过山歌追寻文化乡愁;今年,全新打造的沉浸式表演,让这份‘乡愁’更加具象。”

  让山歌“留”下来——

  十年保护之路 山歌焕发新生

  “我曾在当时的长青乡做田野调查,发现当地会唱山歌的只有30人,而且都是中老年人,最大的钱阿夯老人那时已经87岁了。”姑苏区文化馆文化遗产部部长张勇告诉记者,“当时我负责非遗传承项目,上海音乐学院的导师给我提供了一个线索,说是在苏州城郊白洋湾地区,有旋律非常优美的吴地山歌,但是近几年渐渐凋敝。”

  2008年,张勇开始了他的调查,他走访了长青乡的11个自然村,从田野到鱼塘再至村镇,在掌握初步线索后,他将会唱歌的农民召集起来,现场采录音频资料。“这些山歌的曲式结构多为盘答式,很多都是即兴的一唱一和;同时又有叠句特征,还添加了小腔,非常有情趣。而这些方言的差异,更是能够直接反映城乡文化的不同特征。”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差异越来越小,农民渐渐成为居民,劳作时传唱的山歌,也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唱山歌的越来越少了,也就剩我们几个会唱了。”顾凤珍告诉记者,与她一样的传承人还有4人,平均年龄超70岁。这样的状况也让戚颖吉着急不已,她介绍:“农耕时代的土壤渐渐消失,传统山歌中有专门的农事词汇,比如‘耘稻’,现在的人已经完全不知道怎么进行‘耘稻’,自然也唱不出其间情感。”

  师从顾凤珍的八零后山歌手方柳在接受采访时,也说到了“耘稻”这歌词,她告诉记者,她从未参与过农业生产,因此在一些传统山歌的表演中,只能粗浅地跟着老师学唱曲调,却很难切身感受山歌原有的对辛苦劳动时的情感抒发。“我没种过稻子,但是我好歹还见过,比我更年轻的九零后、零零后,更是难以体会了。”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同时还是苏州市流行音乐协会副会长的张勇开始了新的尝试——将传统山歌与流行音乐结合,“白洋湾山歌中有江南美景、百姓生活、四季变换,题材非常广泛,囊括私情山歌、历史山歌、风物山歌、盘答歌、杂歌等,当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时,她也需要前进,要更适应年轻人的生活和诉求。”

  同时,自2008年起,借着非遗普查的契机,白洋湾街道成立山歌会工作小组,陆续整理出500多首山歌,并建立起山歌资料数据库,出版《吴歌奇葩——白洋湾山歌集》《白洋湾山歌论文集》等。山歌“年轻化”“流行化”的创作也在进行中,今年的山歌会上,rap版的《幸福山歌开满花》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追捧;街道还与苏州流行音乐协会合作,征集到20余首“时代文明新山歌”。

  白洋湾街道办事处主任袁硕旻介绍,街道将在虎丘湿地公园搭建“山歌文化传习基地”,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各地的山歌手会聚于此,进行文化交流,形成常态化的山歌“小剧场”。同时开发文旅产品,根据发布的山歌IP形象,开发一系列文创产品,如文化衫、盲盒等,让山歌为更多年轻人所喜爱。“我们希望能将山歌场景还原,让年轻人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在小船上听山歌,感受全方位沉浸式体验。”

  让山歌“活”起来——

  “活态保护”让山歌走得更远

  在刚刚结束的“运河文化利用与吴歌保护传承”专家研讨会上,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戴鞍钢肯定了白洋湾山歌的“活态保护”探索。在他看来,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定要有其坚定的文化自信,并通过这样的自信实现传统吴地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相融合。

  中国民俗协会理事、苏州政史文史委专家团成员沈建东对山歌的保护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建议,她认为,白洋湾山歌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吴歌的一部分,是苏州城市山歌的典型代表。经过十多年的传承创新,现已发展到如何更好地传承保护阶段,“一定要让普通老百姓参与到山歌创新里来,只有更多人真正热爱、关注吴歌文化,培养更多热爱者,吴歌及山歌文化的传承才能更丰富、久远。”在论坛上,吴歌学会会长马汉民与沈建东的观点产生了共鸣,多年投身吴歌转型工作的他表示,白洋湾山歌的转型之路关键在于,如何在转型中再创造,与新时代的审美观结合,创作更加贴近新时代、反映老百姓新生活的歌词,唱出新时代的“心灵之响”。

  而搭建起这场研讨会的白洋湾街道也在十多年的努力中,取得了一定的心得和成果——在白洋湾地区,一场非遗传承的“接棒”活动在新旧两代山歌人之间开展。包括方柳在内的三位八零后年轻人正式拜师学艺,他们在传承学习传统山歌的基础上,运用新的元素,紧跟时事热点,创作出“抗疫山歌”“垃分山歌”“廉洁山歌”等,这些新式山歌已经在当地社区之间快速传播。

  与此同时,山歌传习所、山歌协会、山歌课堂等民间组织逐步成立,山歌又在白洋湾地区重新活跃起来,渐渐走进社区、走进校园。在山歌传习所,人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关于山歌的历史和文化,顾凤珍和她的徒弟们还会定期进社区教唱山歌,让更多对山歌感兴趣的人深入接触。顾凤珍还带着徒弟们来到金阊新城实验小学校等校园,现场教孩子们学唱山歌,让孩子们体验山歌的独特魅力,更好地传承山歌文化。

  金阊新城党工委书记、白洋湾街道党工委书记范洪根表示:“在长三角一体化历史性机遇下,我们要进一步深挖历史资源,构建有效的活态保护机制,让运河文化辐射圈内的白洋湾山歌,在新时代得到新传承。白洋湾山歌作为吴歌一脉活态传承的新典范,我们对其坚持宽领域、深层次、全方位的保护和传承。通过深挖乡村文化脉络,搭建教育传承载体,创新山歌表现形式,激发了传承的原动力,激发了发展的内活力,激发了文化自信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苏报记者 吴丽婷 李渊)

责任编辑:姚丽濛
打印】  【关闭】  【收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