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搜索

江边小村精炼乡村治理样本

发布时间:2021-06-21    来源:苏州日报
选择文字大小  

  位于常熟北端、长江南岸的常熟市梅李镇瞿巷村,虽然村域面积不大,但村内绿树成荫,河流环绕,田舍相间,恬静悠然,既充满田园野趣,又整洁有序。

  这个江边小村不仅美在村容村貌,更美在乡风文明。

  近年来,瞿巷村党总支大胆创新、不断实践,通过“党建+自治”的工作模式和村民自治“1+N”工作法,积极构建“以村党总支为核心、村自治组织为主导、村民为主体,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基层村庄治理架构,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均衡发展,稳步提升协商共治能力。

  “1+N”里的乡村治理新法

  走进瞿巷村,一座座漂亮的农家小院排列整齐,一条条整洁的村道映入眼帘……美丽背后,更有一套乡村治理的创新实践。

  “在瞿巷村,我说的话不算,大事小事都由老百姓自己决定。”这是瞿巷村党总支书记邵国平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如何推进村民民主自治?邵国平给出的答案是“借力”二字,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借助全村村民之力,通过完善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不断促进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互助服务,从而真正提升基层组织管理社会事务和化解矛盾的能力。

  自2000年起,瞿巷村就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来推进村务管理工作,从保护绿化、公共卫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入手,对村民各种行为进行规范约束,让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并定期补充完善。

  “宅前屋后和房屋四周无乱堆放现象的,每户全年奖288元;绿化带内无私自种植、硬化、堆放杂物、破坏绿化等现象的,每户全年奖300元……”村民陆正明回忆说,这条村规民约在2017年正式出台前,经历了村民大会8次商讨,“每件村情村务都能家喻户晓,大家上下团结一条心,想干什么事都干得成。”

  村里大事小情群众都能参与,老百姓每个人说话都有分量。瞿巷村围绕多年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村庄治理经验,总结提炼出“1+N”工作法,即“一个核心组织+N个村民组织、一部村规民约+N个村民自律约定、一次代表大会+N个议事会议、一本家庭档案+N个民情日记”。

  “1”起到牵头作用,“N”实现精准发力。

  比如,村民代表大会制定重大决策,若干议事会、村企骨干会议解决具体问题。瞿巷村每年年初的社员大会,对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小情,不管是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土地确权颁证、土地流转,还是现代农业项目建设、农村低保指标分配、村级公路建设以及村中日常财务等事项进行公开讨论研究。

  “搭好了台子,戏也是越唱越好,村党总支的公信力和号召力也大大提升。”邵国平说。

  村庄保洁里的民主自治新风

  在瞿巷村,村庄环境维护和治理不光是保洁人员的事。不仅村民们“各扫门前雪”,就连村部两层小楼的保洁,都是由村委会的工作人员自己干的。

  瞿巷村党总支自上而下发动民主自治,不断织密农村环境长效管理网络: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以身示范,党员积极参与,《告村民书》《村规民约》则吹响了村民自我管理实现村庄保洁的号角。

  “现在,我们全村家家户户都把良好卫生习惯融入了日常生活,不少村民还通过各种渠道向村委会献计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村民杨慧娟说,人人出力、共同关注,使村里环境质量大幅提高、生活水准不断增强。

  邵国平说,依托全员参与,全村保洁费缩减了一半以上,村庄面貌大大改善,村民最终成了最大受益者。

  在瞿巷村,志愿服务也蔚然成风。

  作为常熟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试点单位,瞿巷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2019年6月投用以来,已先后设立了“文化惠民”“帮困帮扶”“美化村庄”“文明实践”“红色先锋”“大手牵小手”“百姓城管”“医疗卫生”“巾帼示范”“乡风文明”等10个文明志愿服务岗,形成了每个志愿服务岗都由专人专职负责的文明实践“全村总动员”模式。

  将集体“福利”升级为文明“红利”,瞿巷村多点开花。

  除《村规民约》中规定的环境整治奖励外,瞿巷村还创建了“五星级文明户”考核管理实施细则,使用积分管理的方式,以户为单位,实行一户一档,通过奖分与扣分,对村民遵纪守法、孝爱和谐、村规标兵、平安建设、公益参与等方面指标进行量化考评,对家庭及其成员的行为和综合表现进行量化评分。

  考评结果分为五个星级,按照积分高低和一定比例对农户进行五星、四星、三星级文明家庭评定,每月进行考核、张榜公示,并在年终汇总。通过遵纪守法星、诚信文明星、和蔼尊老星、村规标兵星以及志愿模范星这五个文明先进星的评选,瞿巷村形成了人人争先进、户户树模范的“雁阵现象”。

  发展愿景图里的“数字”新美

  瞿巷村虽然“地盘”不大,但“底盘”不差。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就建办了苏州地区第一家村级中外合资企业三联皮件有限公司,迅速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蜕变”。2020年,瞿巷村村级可用财力近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8809元。

  有了集体经济“腰包”支撑,村民们一直享有相当“福利”。“我们老两口每年从村里拿到的各项福利近5000元,日常开销够用了。”今年75岁的村民于明康说。为满足村民的多样化需求,村里还给每家每户配发了村干部便民服务“连心卡”,给村民提供就业、社保、卫生、计生、养老、文化、党建等公共服务。

  邵国平介绍,下一步,要着力绘就新时代瞿巷发展“愿景图”。

  “数字瞿巷”,值得期待。邵国平说,“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有机结合瞿巷管理模式,打造农村社会治理线上样板,真正实现‘老百姓每个人说话都有分量,大事小事都由老百姓自己决定’。”

  邵国平说,美丽乡村“新蓝图”已描绘,接下来,瞿巷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统筹部署,加快数字乡村建设,让大数据赋能乡村蝶变。

  目前,瞿巷村的乡村管理数据大都仍为线下统计、手工台账,大量的民情数据还是纸质档案,既不利于长期保存、快速直观查询,也不利于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展示共享。今年开始,瞿巷村通过数字技术有效融入乡村治理过程,提升治理效率,助力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乡村基层党建领域,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推动农村党务、学习、活动、监督、工作、宣传的全面整合,实现村级党建工作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提升党建管理效率和科学化水平,实现智慧党建。村务管理上,借助“互联网+村务”实现家庭档案信息化管理、民情日记线上记录,对村务、财务实行网上公开,利用数字手段不断创新村民自治形式,助力村民自治能力再提高。

  同时,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构建立体化乡村智慧综治联动体系,实现管理数据、台账资料的自动化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提升基层综治的“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实现平安乡村,提升村民的安全感和获得感。(苏报采访报道组)

责任编辑:叶蕴岚
打印】  【关闭】  【收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