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搜索

团聚就是家 团圆就是年 “老漂族”愿把苏州变故乡

发布时间:2020-01-22    来源:苏州日报
选择文字大小  

  李传印夫妇和孙女在苏州家中合影。□记者 李渊 摄

  苏州是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这座城市落户。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父辈为了与子女团聚、照料孙辈来到苏州成为“老漂一族”。

  临近过年,记者在姑苏区苏锦街道走访了几位“老漂族”,尽管依然念家,但是他们愿意留在苏州,愿意与子女一起把“他乡”变“故乡”。

  一张饼一捆葱

  把家乡年味带姑苏

  临近过年,住在姑苏区苏锦街道新天地家园南社区的蒯秀英老人来到菜场挑了一捆大葱回家,她说:“我老家徐州,靠着山东,也爱好大葱。”

  “在苏州过了八年,每年年夜饭都是我们老两口张罗,一捆大葱一张烙饼,就是我们徐州人的年味。”蒯秀英告诉记者,2011年外孙女出生,她便来到苏州帮衬女儿。蒯秀英带着自豪告诉记者,女儿女婿都在苏州上学,之后相识相恋,如今两人事业有成,自然把家落户苏州,而她和老伴也“顺理成章”来到苏州。

  老人为小辈默默付出,女儿女婿也看在眼里,只要休息日,便带着老人出去转悠,这让老人倍感安慰,她说:“看着孩子们在苏州发展,我们也是开心,这里就是家。”

  一根钓鱼竿

  串起东北汉子江南情

  与蒯秀英一样,东北汉子李传印也随儿子来到苏州。李传印是黑龙江友谊县人,一年前退休后便来到苏州,住到光华社区平江怡景小区儿子的家中。

  “我们习惯大鱼大肉,而苏州的菜场,还有一根肋排一卖的,哈哈!”这位爽朗的东北汉子告诉记者,“现在老伴也顺着这边口味做菜,口味淡了,但对健康好啊。”

  尽管口味还不习惯,但是这位东北汉子有一样爱好在江南得到了施展——垂钓,他说:“东北不仅河少,而且过十月就冻上了。而江南不一样呐,现在我是每天都要出门钓鱼,从家门口的小河,到周边的大湖,一年四季,苏州的各个地方都能钓上。”因为这样的爱好,李传印结识了小区很多钓友,他说:“在这儿,不仅有苏州人,还有五湖四海的朋友,苏州是我们共同的家。”

  把青春献给国家

  在苏州颐养天年

  如李传印所说,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在苏州过年,在苏州安家。住在火车站社区的初福斌、孙琨就是这样一对选择在苏颐养天年的老夫妇。

  初福斌今年84岁,祖籍山东烟台,他的妻子孙琨则是上海人,今年83岁。上世纪五十年代,两人在甘肃相识——他们先后进入地矿部,在勘探队工作。

  之后两人在大西北跋山涉水,为国家找矿探物,把青春献给国家,直到2002年,两人才回到上海。在和儿女商量后,两位老人放弃上海户口,来到苏州定居。初福斌说:“我们在苏州买了房子,环境比大西北好多了,而且生活上也比上海轻松。这里离火车站也近,有事去一趟上海,也就半小时。”老伴孙琨更是平淡且坚定地说道:“我们年轻时候随着勘探队到处跑,也没有根,现在苏州就是我们的归根处。”

  孙琨告诉记者,在参加社区以及党组织活动中,她遇到了很多像他们一样的老人,选择将苏州作为颐养天年的佳地,大家想法不谋而合:“在天堂苏州颐养天年,何乐不为呢。” (苏报记者 李渊)

责任编辑:姚丽濛
打印】  【关闭】  【收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