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搜索

苏州时代新人·战“疫”榜样:341名“白衣战士”逆行湖北

发布时间:2020-02-14    来源:苏州日报
选择文字大小  

  开栏的话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共抗疫情。坚毅的战“疫”信念鼓舞人心,逆行的战“疫”背影牵动人心……涌现出了一批可敬可爱的“时代新人”。今起,苏报推出“苏州时代新人·战‘疫’榜样”栏目,展现我市各条战线上抗击疫情的优秀榜样、模范先锋,以“苏州时代新人”的行为感召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疫情就是命令。

  1月28日以来,苏州先后4次、累计派出341名医护人员前往湖北。目前,他们已奋战在武汉、黄石等地,开展救治工作,牢记使命、全力以赴,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

2月10日晚,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苏州医护人员“全副武装”进驻病区。□江苏支援湖北医疗队供图

  高效救治有多艰难,就有多强悍

  2月10日,经短暂休整和交接准备,支援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260名苏州队员“全副武装”,于晚上9时进驻两个病区,开始收治重症病患。经两天两夜奋战,已将百名重症患者妥善收治入院,苏州医护人员将对他们的救治、监测、护理全面负责。

  “早8时到病房,晚8时出病房,一天就靠早上吃的稀饭和面包顶着。”2月5日晚,苏大附一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俊,终于结束了首日12小时的工作。“今天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穿纸尿裤,但是工作强度太大,没时间喝水,还出了不少汗,没派上用场。”

  这天,通过一次果断的极限插管,王俊挽救了一名老人的生命。当时老人的脉氧含量突然跌到50%以下,随时可能出现呼吸衰竭。他甚至来不及多戴一层手套,便进行气管插管。尽管“全副武装”后视线模糊、手感不好,但他还是一次性完成了插管,为老人打开了生命通道。他心里明白,实施插管时易产生大量气溶胶,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很大。“争分夺秒的时候顾不上那么多。”王俊说。

  “两天内,我们江苏医疗队负责的病区里,有11名患者出院。”苏大附一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陈祖涛充满信心。

  尽心竭力救治病患,是苏州医护人员的核心任务。341名队员,主要来自全市各大医院的重症医学科、中心ICU、呼吸科、感染管理科、急诊科。为保障队员安全,各队抵达后,感染管理专家会先行到医院“勘察”评估,优化感控措施,风险评估过关后队员才会进场展开救治。

  由于不少重症患者是老年人,很大可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此苏州队员中有部分来自心内科、心外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可更具针对性地给予诊治和护理。此外,85名队员来自全市各级中医医疗机构,他们正在湖北展现吴医风采;苏大附儿院也于2月11日派出12名儿科医生和护士,抵达黄石救治当地的新冠肺炎患儿。

  党员出列用行动诠释“医路先锋”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救援队的组织领导,加强自身建设,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力开展,经市卫生健康委党委研究,决定成立苏州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医路先锋”行动党支部委员会,设委员7名,由苏大附二院感染管理处处长施晓松担任书记,支部于1月27日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抵达武汉后,行动党支部组织开展战前动员,28名队员现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组建“党员突击队”。

  2月1日早晨,包括施晓松在内的江苏支援湖北医疗队中的14名党员“排头兵”先行出发,前往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统一领取了防护服、口罩、医用帽等物资后,施晓松还为队员再一次讲解了注意事项。他说,疫情发生期间,医院的感染管理成了重中之重,是打赢这场战役的关键。“我会指导大家合理地做好防控工作,实现零感染、打胜仗的目标,将队员平安带回,一个都不能少!”

  苏州市支援武汉同济医院医疗队“医路先锋”第一党支部书记、市立医院副院长曾元英,是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此次她将支援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重症患者诊治工作。“作为三甲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特别是身为共产党员,我们义不容辞,说上就上!”

  “在到达武汉的第一时间,我们就为党支部确定了此次战‘疫’的原则:院内感染防控就是生命线,共产党员要勇当先锋!”苏州市支援武汉同济医院医疗队“医路先锋”第二党支部书记、苏大附一院消化内科主任李锐说。2月11日一大早,该支部近20名党员组成“党员突击队”,把宾馆公共区域精确划分为污染区、缓冲区与清洁区,并通过微信群向所有队员作指导、示范。

  党旗正在苏州支援湖北的第一线高高飘扬。据统计,341名队员中有共产党员119人,他们用自身行动为“医路先锋”做了最好的注解。

  勇毅担当去前线,青春才无悔

  苏州队员中,80后、90后占多数,最小的队员仅23岁。投身临床前线对抗病魔,队里的90后男护们没有半点犹豫,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医务工作者的勇毅和担当。

  “几次想和家人视频,但都忍住了,前线需要的是汗水不是泪水。”1991年出生的苏州科技城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郭振,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

  到武汉后,亲朋好友纷纷给苏州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张睿发来消息,关心他、为他点赞,也有人问他为何敢做这一决定。“没那么多为什么。就好比一个战士,战争爆发时,能想到的就是去前线、去战斗、去打赢这场仗。”1995年出生的他说,武汉当地医护同仁在艰苦环境下奋斗的样子,让自己深受触动。

  这些天,全国各地支援队纷纷抵达,给湖北患者增强了对抗病魔的信心。张睿告诉记者,刚开始,不少住院患者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随着临床一线工作的逐步深入,他发现患者的表情有了变化:“特别当我们查房、与患者交流时,患者脸上的表情是充满信任与希望的。”就为这“世上最美”表情,他打算在今后的护理中尽可能与患者多沟通,多给他们鼓励。“医患是一条战线的队友,大家互相扶持才能早日打赢这场战斗。”

  患者家属无意的一句话,让苏州市立医院95后男护陆勇峰倍感温暖。他负责的病房中住着一位七旬老人,她的女儿在床边陪护。陆勇峰轻轻走到老人身旁,帮忙掩了掩半落的被子,为她进行静脉穿刺,整个过程很顺利。当他出门时,听到患者女儿对母亲说:“妈,等下打针你忍住点,医生们这么辛苦,我看见汗都滴下来了,真的感谢他们来武汉帮忙,我们也不能给他们添麻烦。”听到这里,陆勇峰的眼角湿润了。他说:“隔离服阻挡了病毒,却不能阻隔温暖。” (苏报记者 陆珏 周函)

责任编辑:姚丽濛
打印】  【关闭】  【收藏】  【顶部